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中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票数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上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罗斯福?
A.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
B.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
C.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D.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罗斯福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与其受人民爱戴直接关系;? B不对,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是林肯的功绩;D不对,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在40年代而非30年代;C符合题意,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点评: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2、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主要采用的经济理论是
A.凯恩斯主义
B.自由主义
C.重商主义
D.“人民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正符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1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1920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一一《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材料二?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 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一一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一一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材料三?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 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 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2分)
(2)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2分)二者有何共同特点?(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特征:由教会负责实施剑政府组织实施;通对立法保障民众的福利待遇;重视儿童.低收人者利老人的保护;涉及范围广泛,涉及教育.生产条件.失业.养老.生活等领域;受益人口人量增加等。
(2分,答出2点即可)
(2)问题:美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导致数千万人处于贫困当中。(2分)措施:实行社会救济,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等。(2分,答出2点即可)
(3)相似之处: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域举办救济利公共工程)等。(2分)
共同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分)
(4)认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应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等。
(2分,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失业保险法》...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可概括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有由教会负责实施剑政府组织实施;通对立法保障民众的福利待遇;重视儿童.低收人者利老人的保护;涉及范围广泛,涉及教育.生产条件.失业.养老.生活等领域;受益人口人量增加等。(2)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知识,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笼罩着他们...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可知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美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导致数千万人处于贫困当中。(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做法有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共同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4)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可以从其原因、影响等方面分析,或者进行评价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
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新政”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
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
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右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33年日本倾销商品引到各国大反感,与当时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可见是因经济问题影响到政治。故选B。A项说法错误,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C、D项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C项是在1942年,D项说法错误,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
点评: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广,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引起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充分说明了自有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