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2、判断题


(2009年3月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一)23题)(13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
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瓦特?图二蒸汽机?图三法拉第?图四电磁感应实验
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 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
图五2008年9月27日,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完成太空舱外活动
请同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
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5分)
3、判断题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 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6分)
4、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对此国际上有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则说:不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与“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相关的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苏联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
C.西欧摆脱了美国控制
D.美国为经济危机所困,国力下降
5、判断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