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小调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小调歌赞扬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制
B.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化
D.土地改革
2、判断题 读下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3、判断题 (下图)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早在30年前,温州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做个“个体户”并不是件光鲜的事。“女孩子当个体户,连对象都找不着……”。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D.1999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
4、判断题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圈”特殊在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不同
C.它与中央关系不同
D.权力大于其他省区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刺,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舍作社的决议》指出:“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到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完全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就是中国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到1956年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原本计划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事情,现在不到一个五年计划就提前完成了。
材料三: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目前形势下,建立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并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了。”
材料四: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一一“五个一号文件”。
请结合材料指出我国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农村政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党和政府关心农民生活、重视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