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有三个基本内涵:1、皇帝独尊;2、皇权至上(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等大权于一身);3、皇位世袭。而皇权至上是核心内容。避讳其实就是皇帝制度在礼仪上的体现,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清末御史张瑞萌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于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可以判断①②正确;③从材料无从体现,也不符合事实;军机处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不是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统治基础,④错。因此A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礼乐制度实际上就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所制定规范,要求人们遵守而不可逾越,以维护其统治。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因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让给他。这一权力的过渡主要依靠
A.选贤与能
B.父死子继
C.非法僭越
D.行政任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的用人制度是什么?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
(4)据材料四,概括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6分)
参考答案:
(1)制度:世官制(或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门第、等级 (2分)
(2)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更具公平、公正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分)
(3)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6分)
(4)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公平公正机制;人才激励机制。(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先秦时期选官制度的特征和标准。第一问的回答课根据材料中“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等信息,推断该制是先秦时期的世官制。该制度是一种任人唯亲的选官用人制度,其选官标准是注重血缘关系,强调门第出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2)本题对科举制的进步性的回答需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得出答案。根据材料“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士有应举之才”等信息概括出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的进步性;根据所学知识又得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进步性。
(3)本题已经提供了答题的角度,即从政治、思想及整体的统合三个方面回答科举制度的功能。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和所学得出科举制的作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本小题为开放性的试题,考查了学生科举制的时代价值,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根据材料 “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概括出如下价值: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公平公正机制;人才激励机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世官制与科举制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明治维新》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