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A.1980年
B.1970年
C.1990年
D.1973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于1970年发射成功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是于1972年.故此题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废除了封建落后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7年发生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在几个月之内殃及世界,酿成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这是由于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C.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影响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007年发生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迅速殃及世界,主要原因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联系密切。故选D。
点评: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措施:经济全球化是趋势,不可逆转;结合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
纲要》,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宜,恩泽不流。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窃臣衙门设立同文馆以来,迄今二十余年,所有延请外国教习,指授学生各国
语言文字以及天文、算学、化学、医学等项,冀于洋务有裨。历年以来,洋教习等均能始终不懈,各学生等因而日起有功,或随带出洋充作翻译,或升迁外省及调赴沿海各处差委者已不乏人,实属著有成效……查同文馆有翻译书籍十数种,如万国公法、格物、测算、法国律例、化学指南诸书,均系总教习丁韪良暨化学教习毕利干所译。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二册
材料三?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摘自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哪一派别创办?(2分)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
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南京临时政府的办学宗旨以及在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4分)
(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到了要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试举两例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2分)
参考答案:(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实现思想统一,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2分)
(2)(地主阶级)洋务派。(2分)
培养了翻译、科技等实用性人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2分)
(3)宗旨:符合共和精神;培养健全国民。(2分)
进步性:废止经学;内容全面,注重民主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2分)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实施“211工程”计划;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所举史实只要是1985年以后,并且能够体现“决定”的实施情况即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这段材料是关于刘邦出生的传说,是封建时代君权神授思想的反映。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