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
B.谏官在唐朝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
C.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D.清初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不能”、“君主专制不断加强”,A体现了大臣在皇帝面前由坐到站,体现了地位的下降,体现了皇权的加强;B中谏官由谏诤皇帝到监察宰相,也体现皇权的加强;C明显是皇权加强的表现。D议政王大臣会议象征着亲贵权力,易与皇权产生矛盾,故选D
点评: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注意否定项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可用排除法做题。还可以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或评价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尼克松在1971年曾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所说的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欧共体的形成
B.日本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中国的振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实际上是从发展趋势来说的,而其发展趋势的根源一定是取决于每个力量的经济实力。因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政治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凤凰网报道:2012年3月19日至20日,美国先后作出四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认定中国输美钢制车轮、太阳能电池、镀锌钢丝、荧光增白剂、不锈钢拉制水槽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
B.世界贸易组织的存在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国家间通过积极对话与磋商有助于化解贸易摩擦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事件是美国认定中国输美钢制车轮、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属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足以冲击中国国家主权,A项夸大史实;B、D项明显错误。两国通过积极对话与磋商有助于化解贸易摩擦,故选C。
点评: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措施:经济全球化是趋势,不可逆转;结合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统一全国是公元前221年,应为公元前3世纪晚期,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公元即公历纪元,是现今国际社会最多国家采用的纪年标准。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公元纪年”中的一个世纪为一百年,世纪又分晚期、中期、前期,“世纪晚期”一般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世纪前期”一般指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世纪中期”一般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习惯上,1世纪指公元元年(公元1年)-公元99年。“世纪”的算法:年份的前两位数加“1”。应当指出一点的是: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时间,必须在计算出的时间总数上减去一年,即“前后相加再减一”。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某校排演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和建设的剧目,以下情节不可能出现在剧中的是
A.农民参加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B.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20世纪50年代赴西藏自治区从事援助工作
D.当选政协委员,参政议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建国初期1950--1952年之间进行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A符合;抗美援朝时间为1950-1953年B符合题意;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是在1949年,D符合题意;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为1965年,所以50年代不可能从事援助工作,因此选项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