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两幅漫画所表达的共同主题,其实质是

德国挑战英国海上霸权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
[? ]
A、大国在外交场所的角逐
B、两大政治集团的角逐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较量
D、大国间实力的较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1944年)
材料二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
材料三 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多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一
(1)材料一表明了美国的什么意图?为此,二战后美国在欧洲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现象?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意图:谋求世界霸主地位。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分裂德国,扶植西德;成立北约组织。
(2)变化:美国经济相对衰退,西欧、日本迅速增强,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影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3)现象: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问题:
(1)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
(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 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1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第一届西方主要工业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行,会议议程“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1976年的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七国集团正式形成。(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发展为八国集团)

七国集团标志
材料三 20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中国、巴西等11个发展中国家。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二十国集团标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特点。该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七国集团成立时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法国为何能倡导并促成西方主要工业国首脑会议的召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特点:以美元为中心。影响:在有利于美国经济扩张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经济:滞胀;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原因:包括法国在内欧共体的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3)经济全球化;政治经济多极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10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证券时报》上发表观点: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 ]
A.美国已经获取了世界经济霸权
B.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C.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掠夺世界资源
D.美国乱发纸币只能加深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