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王安石变法中教育措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废明经科,设进士科
B.考试内容为经义和时务
C.重新编纂太学教科书
D.使学校为变法培育人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导致北宋初期阶级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杯酒释兵权”?
B.“庆历新政”
C.“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D.?实行“恩荫”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他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潜伏着失败的祸患,请从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王安石变法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今天的教育改革,思考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得人心,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下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
(2)青苗法 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免役法 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正确分析即可)。
(3)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4)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一是培养和选拔人才注重实用性 二是注意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
(5)重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是忽视了减轻人民负担。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阻力很大。变法过程中用人失察,出现了危害百姓利益的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庆历新政的内容是:
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B.整顿太学,重新编篡教科书
C.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D.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整顿太学,重新编篡教科书是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与庆历新政无关,而ACD均是庆历新政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观察下图,图中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造成冗兵冗费
C.削弱了武将权力
D.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片只是反映了北宋军队人数的增加,A、C两项没有体现。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军队战斗力并没有因人数增加而增强,所以D项不正确。
点评: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统治秩序。秉承着“自古有叛乱之民,无叛乱之兵”的理念,把社会上的流民等势力不断地扩充到军队当中去,这样是军队的人数不断的增多,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还造成冗兵的局面。与此相关的通过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也造成了冗官、冗费的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