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92年,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是(? )
A.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B.加拿大、美国、巴西
C.加拿大、美国、洪都拉斯
D.加拿大、美国、古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北美自由贸易区创建时由三国组成,即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对推动当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中巴西,洪都拉斯和古巴当时并未加入该协定。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面是两幅不同时期的欧洲政治形势图,其共同之处在于

A.体现欧洲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
B.反映了当时的欧洲政治格局
C.反映了欧盟成为重要的区域集团
D.说明了欧洲安全遭到美苏的威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一反映的是冷战时期德国分裂和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局势;而图二信息中苏联也不符存在,欧洲各国分立的情形异常明晰,这反映了苏联解体后二级格局不复存在的欧洲政治格局,所以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政治格局特征,故答案选B,A C D三项图片信息无法直接显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科学、文艺领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参考答案: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是必要的。
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
解决: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以来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思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内容?
D.弥合君权与相权是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央机构的变化,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所以可以说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B正确,C目的不是提高效率D也不是弥合权利A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观察并比较唐代、宋代书院分布图,然后回答问题:


宋代与唐代书院的分布相比,有哪些特点?(6分)说明了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宋代书院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14分)
分布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代明显扩大,广西、海南都有了书院。(2分)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了几大密集区。(2分)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北方四省书院很少。(2分)
说明:宋代书院教育比唐代有很大的发展;(2分)文化重心明显南移,江南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的中心。(2分)
书院特点:是宋代的学校类型之一,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是传播理学的重要阵地;以私人主办为主;重视道德教育,重视自学和讨论。(每点2分,答对2点给4分)
本题解析:第一小问观察唐代、宋代书院分布图,从分布范围、区域、数量等方面比较宋代书院比唐代书院的分布特点。第二小问通过比较可知,宋代书院教育比唐代有很大的发展;宋代文化重心明显南移。第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