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制定的“211工程”计划,着手发展的是
[? ]
A、职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常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谍”,就是笼罩在文字狱恐怖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韦庆远《明清史续析》
材料二 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重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奋斗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着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方面集中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是“禁书”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古代文化典籍,另一方面破坏文化遗产;文字狱加强了文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扭转了长期以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20年后重温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内涵仍丰富》。文中称:重温这一题词,深刻学习领会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文中“丰富内涵”的解读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是
?[?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 ]
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
B.教育大革命
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