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5-28 03:19:38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中世纪的西欧流行着一则规矩:“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即指封臣和封君之间没有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各级封建主依次从属,每个封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封臣,不能管辖封臣的封臣。这种形式类似于我国古代哪种政治制度(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 职位
| 基本职权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法律制度思想的特点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4分)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4分)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3分)
4、选择题 【原创】从《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到《秦朝郡县制示意图》可以得出一些历史性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感悟是下列的哪一个选项?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④从分裂到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5、选择题 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这一政府架构应当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