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20世纪40年代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②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或支配地位
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④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
[?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本质共同点是…?( )?
A.强调民主集中制?
B.纠正历史的冤假错案?
C.实事求是的精神?
D.正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均是在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指出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等,故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实事求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中国大众的要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1943年、上海”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的汪伪政权实行的经济统制政策,即国民经济服从战争的需要。这一政策的实施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故选A。
点评:抗战期间,在沦陷区的民族企业,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加上官僚资本的压榨,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土纱遭到了机制纱的排挤
B.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C.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D.19世纪土纱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知,1894 年以前,中国消费的棉纱是土纱,而之后机制纱比例总趋势是增加的,A、B、D能够体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机制纱并不一定是外国进口棉纱,故C项并不能体现。
点评:本专题建议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和命题角度:
① 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视角理解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理解政治与经济、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② 宏观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轨迹,注意理清不同发展阶段的原因和表现,形成整体认识和总体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全国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三大改造的完成,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