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人思想的解放,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这是中共能够不断开拓“新理论”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说法正确,但A项是推动新理论出现的外在因素而非内在或主要原因,B项反映的是思想变化的特点而非原因,C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也非原因。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题目的解读,从题干看,“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体现出封闭性故①对, 文人在城市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说明人的思想观念里要返回农村,安土重迁,以农村为根,故②③对,而④与题干所述相反,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趋势图中看出,农业税基本在2000万两多一点,①正确;工商杂税增长较快达到将近6000万两,并超过农业税,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②③正确。故选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且从图中不能得出资本主义萌芽这一信息,④错误。
考点:清朝中期的税收
点评:清朝中期以后,清政府的税收比例明显可以看出农业税所占的比重迅速的下降,工商杂税所占的比重迅速的增加,这反映了清政府的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后期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加强了这一变化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出的思想本质是
A.法律是神授的
B.人文主义
C.人人平等
D.人创造了万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句话的准确含义,其含义为世间万物都以人为尺度来衡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还要理解人文主义的本质和内涵,正在始终是人的价值即以人为本的思想。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A.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一时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新注册工厂主要集中在直隶、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说明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集中在沿海,内地薄弱。故选B。A项明显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完全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C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20世纪初,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掀起了广泛地抵制洋货、鼓励使用国货,特别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发展的比较好的还是沿海地区和轻工业,工业基础还是很薄弱。与此相关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发展的原因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