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西方一位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实际只是半球化,只有到了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才具有真正的全球性。材料所说“半球化”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两极格局的终结
C.关贸总协定的推动
D.知识经济的促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至“八九十年代”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峙的两极格局时期是“半球化”。随着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因此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世界银行的成立 ②《欧洲联盟条约》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标志不属于经济组织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是联合国的会徽,B世界银行,C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是世界贸易组织。所以应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
①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使美国确立了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地位 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实现贸易自由化 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虽实际上起到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但不是国际经济组织,故④错误。协定确定的目的是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但并不能促进世界各国实现贸易自由化,故③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开始发生转变
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基金组织,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这些在二战之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从未有过的现象。而这些是制度性协调机制的表现。故选D。A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即形成了;B项在二战前以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干预经济;C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由其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反映了世界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虽然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出资额的多少决定在组织中的地位,发达国家占有优势地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此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这三个组织的主要宗旨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