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主持制定《法经》的是
A.管仲
B.李悝
C.吴起
D.商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基础知识的考查,李悝于春秋末期主持制定《法经》。因此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部威胁是
A.奥斯曼土耳其
B.希腊
C.马木路克
D.英法等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部威胁是英法等国。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据《史记》载:“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疆、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疆。”
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给秦国民众带来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所采取的具体措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中“务本”思想的区别。(3分)分别指出上述“务本”思想所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有助于人民勤劳致富和获得爵位;移风易俗,百姓富裕;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相对安定。(4分)
(2)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劝课农桑,戒奢从简。(4分)?
(3)区别:前者强调以农为本。后者不仅强调以农为本,更强调以民为本。(3分)
商鞅的“务本”思想:促进秦国农业的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封建制度确立。(2分)唐太宗的“务本”思想: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提供的“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这些措施,去依次分析其影响;再根据“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疆、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将之略加翻译即可得出另外的影响。
(2)措施:注意审题,要求回答发展经济和减轻人民负担方面的措施,明确了这一点,只需将所学知识迁移过来即可。
(3)根据材料二的说法很明显可以看出,唐太宗强调以民为本,也强调以农为本;而商鞅则只是以农为本,区别就很明显了。影响:由于“务本“思想不同,时代也不同,所以影响当然要分别写,只需将商鞅变法和唐太宗时期的措施的影响写出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王安石是以什么身份主持变法的
A.宰相
B.参知政事
C.枢密使
D.地方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属于基础题。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同之处有?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改革了原有生产关系?③促进了社会性质改变?④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比较的能力,商鞅变法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