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取代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21-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都持续增长,说明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农业的发展,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8年,排除A项;B项中的工业发展材料无法体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终止,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诸多弊端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下列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是(?)
①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②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③个人独断专行,未对斯大林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④改革中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正确区分勃列日涅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②③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失败的原因,故应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 材料一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 材料二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的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赫鲁晓夫改革:
? ①积极作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 ②不足之处: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 (2)戈尔巴乔夫面对经济改革措施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 ①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 ②戈尔巴乔夫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引起苏共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不满,出现了“八一九”事件。
? ③“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10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落下来。苏联解体说明了
①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的失败
②社会主义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③中国不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④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A.思想领域
B.经济体制
C.政治体制
D.军事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形下将改革方向转向政治领域,最终由于改革的失败造成苏联的解体,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点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即斯大林模式阶段、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改革阶段及戈尔巴乔夫改革阶段。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带来了苏联解体的巨大遗憾。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与败一直以来成为史学家争论的焦点,也成为高考无法回避的难点。建议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收集此方面的材料深入思考,完成小论文的习作。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