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2、选择题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明太祖朱元璋
3、选择题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4、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①“多”? ②“快”? ③“好”? ④“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选择题 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