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强化
C.程朱理学的盛行
D.审美意识的觉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唐宋妇女服饰的巨大反差主要在于宋代程朱理学的推行使女性处于封建礼教思想的高压之下,在外形服饰方面趋于保守,所以答案选C,A D两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不准确,唐宋时期皇权专制都在强化。
考点:程朱理学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为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重现了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场面。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是解答比较型选择题,一是注意题目的比较项,明确比较项要求,不能答非所问;二是注意题目比较的时空限制,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现象。BC不对,这是两者的相似点,都强调以伦理道德维护统治;D不对,与A相比,A包容D项。因此A为最佳答案
考点: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相同点:
1、内容: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2、哲学范畴:都强调现有意识再有物质,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2、本质:都以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
不同点: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本原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
理是内在的“心”。
哲学类别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方法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四书五经”的说法形成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①程颢
②朱熹
③陆九渊
④王阳明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存天理,灭人欲”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人伦者,天理也”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某人”认为“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天理的本源。这是程朱理学思想。程朱理学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礼、义、仁、智的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选择A项。C项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的本性、私欲的关系,而C项则是天理与人伦的关系;B、D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思想,认为“两种”是人心中的天理,故排除。
考点:程朱理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的内容。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宋明理学注重人的内心修养,注重气节、使命感和责任感。宋明理学虽然扼杀了人性,但是对培养民族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