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7年中国国内某报刊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场,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恋恋不舍。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
B.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D.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判断题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说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A.是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产物
B.是“另起炉灶”方针的体现
C.有利于促进东亚和平
D.具有鲜明的冷战特征
3、判断题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就此事件,厦门某中学展开《美国——开历史倒车》的研究性学习。能论证该课题的最有效材料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协定》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说明这些主张提出的政治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5、判断题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老百姓常用的通信方式是
A.鸿雁传书
B.邮传信件
C.发送电报
D.拨打电话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