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古代中国经济中,女性主要是从事纺织业,从题干中的“明清之际、江南、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分析可知,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棉纺业的发展,故C项最有可能。A项说法正确,但并不是符合题意,因A项是文化上的;B项“颠覆”说法错误;经济是根本,人口的流动并不是最可能的,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位法国书商的订书单:“这是我要订购的哲学书籍,列表如下:《穿着睡衣的修女——被揭穿的基督教的书》、《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自然之道》……”这份订书单可能写于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8世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穿着睡衣的修女——被揭穿的基督教的书》、《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自然之道》”,关键信息在于“《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可知其不仅批判天主教会,还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因此这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对应。因此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注意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比较
方面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异
背景(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形成中,神学世界观束缚人们的思想
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
时间
②14~17世纪
17~18世纪
兴起(起源)
意大利
英国
高潮(中心)
③意大利
法国
扩展(范围)
欧洲
全世界
核心
人文主义
④理性主义
主要斗争对象
⑤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
封建专制和教会思想束缚(王权与教权)
主要领域
⑥文学、艺术、科学
政治、哲学
形式
借批判宗教为外衣,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
提出无神论,公开向神学和封建专制挑战
特点(最大不同)
重在批判教会神学的束缚,但没有描绘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⑦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
影响
⑧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的发生
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影响比文艺复兴更为深远
同
背景(原因)
都发生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之上
目的
都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性质
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内容
两者都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自由,要求实现人的解放,反对宗教束缚或封建专制,都推崇理性和科学
影响
⑩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煮豆燃箕”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
D.天京变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柳亚子的叙述是指在政权统治里面统治阶层为政权夺利而进行的斗争,所以D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隋唐实行租庸调制的基础是
A.轻徭薄赋思想
B.推行均田制
C.国家收入增加
D.社会稳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该题需从租庸调制这个概念的内涵入手。租庸调制实质上是一种封建赋税制度,它必须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中国法制建设至隋唐时代,以《唐律疏义》为标志,确立了中华法系“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的特色。《唐律疏义》体现的观点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以礼入法”“礼法合一”,体现了儒家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