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础生产模式 ②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小农经济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②是错误的;需要交纳赋税。③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
①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②作者提倡用国货?③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强烈关注?④作者反对西方机器生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卖布谣》的内容,体会其思想并联系作者“新派诗人”的身份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也可用排除法,作者作为“新派诗人”不会反对西方机器生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可排除①④。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的京剧始于18世纪末,外国话剧公元前好几百年那会儿就有了,但新文化运动时期仍然把京剧称为旧戏,把话剧称为新戏。这主要是
①出于反封建专制的需要?②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各种观念
③京剧只为帝王将相服务?④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话剧的传入有利于中国的反封建专制的需要,反对封建的传统的文化。在平民化的话剧中也有利于推广西方的各种观念。因此①②正确,盲目的推崇西方的文化而对中国国粹艺术的价值视而不见,这反映了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因此④正确。故选D。③错误,京剧之所以受到反对并非是为帝王服务,而是中国的传统的文化,当时都遭到排斥。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国古代下列瓷器品种,最早出现的是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D.五彩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经济措施中,西欧与日本相比并不相同的是
A.大规模国有化
B.发展市场经济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战后,西欧主要国家纷纷效仿罗斯福新政的举措,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干预,与此同时加强市场的指导作用;而日本在战后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经济,其突出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的调节,这是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故答案选B,A C D三项是其共同点。
考点:二战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的安定。只有准确的理解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内涵和实质的前提下才能对其作出准确评价和认识,也才能认清其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