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相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背景是?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经济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全面支持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两项为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故与设问不符;全面支持明治维新的为中下级武士,故D项的表述错误。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之一为中国的封建势力比日本的封建势力强大得多,中国的封建经济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较大。故本题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了解日本在迅速西方化方面取得成功的真正秘密的历史学家,也掌握着 远东近代历史的线索。”日本“在迅速西方化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A.以天皇为首的封建力量强大
B.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
C.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材料所述内容为日本明治维新,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日本明治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联合的政府,保留部分封建残余, 说明封建势力存在,但作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明治维新,能取得成功,说明封建力量相对弱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表现是①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②政府兴办的企业全部转给了私人③垄断组织在政府的保护下产生④《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要求学生选出符合19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发生主要变化情况,可以用排除法找出答案,②政府兴办的企业全部转给了私人过于绝对化与史实不符,④《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不是经济上发生的巨变,故包涵②④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若其书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
(1)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经济政策:殖产兴业。具体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建立国营模范企业,扶持私人企业发展。推动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化奠定基础。重视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忧患意识增长;仿效日本,维新变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认为,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般日本的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真正要义”是
A.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的效法西方
B.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
C.明治维新前,日本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推翻旧势力统治,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