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不同于普罗泰(塔)戈拉,二者的区别在于
A.知识是否决定人的价值
B.辩论是否能够获得知识
C.是否强调道德修养
D.学习是否是获得知识的途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强调道德修养,而普罗泰(塔)戈拉没有注重道德修养,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以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共同问题,以下两幅图反映的问题是(? ? )
?
A.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B.核战争的威胁
C.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
D.贫富差距拉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片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地球环境
的恶化。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中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经济制度
D.两种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是指祖国统一问题,两种制度当然是指两种社会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是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趋势是? (? )
①从经济逐渐扩大到政治、军事领域?②其规模不断扩大
③由政治逐渐扩大到经济领域?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合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与③是意思对立的两项,后者叙述错误;④项说法欠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海南琼海2008届高三月考)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
A.修长城的艰难困苦
B.人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C.长城的修筑不利于秦朝统治的巩固
D.人民不堪忍受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修筑长城巩固了边防,但由于征调太急,负担过重,又是秦的暴政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