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经济实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表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初期经济的破坏是因为战争的作用,到1925年基本恢复战前水平,图中没有表现出苏俄工农联盟政权的变化和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的内容,所以正确的是A项,其余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表:请回答: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的数据看,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状况如何?这种状况对此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造成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从1953年到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对比来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一段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的厄运。他们的改革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2)状况: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苏联经济已经陷入危机边缘。影响: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但是当时的苏联各种社会矛盾已经积重难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苏联农业的长期落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农业体制不合理
B.农业税太高
C.耕作太粗放
D.农民素质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方面的试题,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本质及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我们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角度探讨苏联农业的长期落后的原因,是因为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适应农业的健康发展,所以答案为A。
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点评:此题是一道分析类比较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特别要掌握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