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获得迅猛发展。为这一发展提供根本推动力的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跨国公司的扩展
D.发展中国家发展壮大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同?(12分)
(2)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10分)
3、判断题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A.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B.探讨宇宙自然规律
C.认识道德价值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经典
4、判断题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统治台湾的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劂氏要求。对以上材料中康熙帝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挫败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削弱了明朝的抗清势力
D.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原则
5、判断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在2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总体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和强化(本题共10分)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什么?(1分)这种经济基础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哪些方面的保障?(2分)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思想是什么?(1分)这种思想何时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1分)
(3)请你从积极作用(3分)和消极作用(2分)两个方面评价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