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交谊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各个选项,B和D都是改革开放后的现象,因为电视和网络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流行的,排除B和D。C项所述很明显是文革时期的文化现象,排除C。建国初期中国和苏联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列宁装和苏联小说流行,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扭秧歌是主要文娱形式,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上还是考查学生对每个阶段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坐落在天津市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纪念馆。后殿陈列当年使用的传单和神牌上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 B.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梁山好汉后来被北宋政权招降,为北宋政权服务。可见要效法梁山好汉也就表明了义和团有为清政府服务的意图,这也就意味着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员团员和贫农下中农》的重要文件,此后“贫下中农”一词在各新闻媒体频繁出现。该词在中国大地上使用达到顶峰应是在 A.1955~1957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6~1978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根据所学,判断,文革时期注重成分的划定,所以在文革时期达到了顶峰。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进行教学的场所)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 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3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或措施?(2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4)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一切“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2分)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2分)
参考答案: (1)A指孟子B指荀子C指孔子(3分) (2)主张或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各级学校进行教化(2分)影响:儒学被统治者推崇(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阻滞了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等。(2分)。 (3)主张:反对盲从孔子;反对将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男女平等)。(3分任答三点) 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或工商业者)队伍壮大;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3分) (4)统治者的推崇;科举考试的推动。(2分)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2分)
本题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汉朝、明代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要求学生具有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并运用材料来说明和论证历史问题的历史素养,同时要具有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品质。第(1)问,解答本问需要结合图片中三位的对话内容即可判断出A是孟子、B是荀子、C是孔子,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是解答本问的关键。第(2)问,由材料中“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归纳其思想主张或措施即可,其影响结合儒家思想备确立为正统思想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由材料“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即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等;时代背景结合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以及封建制度的衰落归纳即可。第(4)问,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以及科举考试以儒家的经典著作为考试内容,因此出现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第(5)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今天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分析归纳,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以上言论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消极无为 B.仁政治国 C.严刑酷法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君主圣明仁义,人民就会安居乐业;君主实行仁政,人民就会追随他。这种思想应该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