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尽管我们存在肤色不同….但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而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周恩来的这段话是哪一外交活动时提出的
A.1953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
B.1955亚非万隆会议上
C.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
D.1972接见尼克松访华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的基础”“ 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而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可见是指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万隆会议山提出的,所以B项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儒家学说里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等著名的观点,这两段话是哪两位思想家最早提出的?(2分)
小题2: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直到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才确立其正统地位。当时,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1分)这个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采纳?(2分)最终动摇封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小题3: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新发展?(1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小题4:明末清初出现了三位思想家,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孟子、荀子。(2分)
小题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2分)新文化运动。(1分)
小题3:儒学发展为理学。(1分)核心是“仁”。(1分)
小题4: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第一问是儒家孟子和荀子的言论,第二问是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因为可以维护封建统治所以被采用,在1915年中的新文化运动中被动摇其历史地位,在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核心是仁、理,在明末清初出现的思想家的政治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变化,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 )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题眼是时间“1971年”。选项A中的中美正是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由此可以确定A选项不会成为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促成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荀子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包括哪些学派的思想成分(?)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仁者爱仁 ?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天人感应 ?④民贵君轻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是孔子的思想主张,②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主张,③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④是战国时代孟子的主张,所以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④③②,故答案选B,A C D三项组合时间排序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