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所以在农田水利法中有兴修水利工程的规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二

《耕织图》中繁忙的秋收场面
材料三

武学习武图
(武学是宋代的军事学校,王安石变法时,健全了武学制度,教习兵法,演练武艺,三年后考试,按等第授官)
(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源是什么??
??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
(3)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
参考答案:(1 )北宋中期面临财政困难、军队多而弱、制度杂乱的状况,即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源在于北宋初期的中央集权措施。
(2 )理财方面的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在保障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 )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危机引起了北宋中期王安石在理财、军事方面的变法,而王安石在理财、军事方面的变法措施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的社会危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邓克垚《世界文明史》
(1)在材料一中司马光与王安石围绕什么问题而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我们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争论的实质,并指出变法触动了哪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6分)
(2)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中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6分)王安石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政府要不要“理财”。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6分)
(2)措施: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答对3个得6分)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纪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4分)
本题解析:
(1)题依据材料比较容易看出双方争论的焦点是理财问题,实质围绕要不要变法展开争论。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即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2)依据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理财的主要措施有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等。第二问联系宋代商业发展的史实分析原因。
点评: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和所学史实可知是因为采取保甲法,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通过政府鼓励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三项措施内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点评: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它最终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