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五城市结婚年代与结合途径分类表

资料来源:刘英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第4页。
材料二?南京四福巷已婚妇女结婚年代与婚礼形式分类表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刘英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第60页。
注:①表中文明结婚为按南京国民政府民法规定的基本程式而实行的婚礼。
②其他形式中包括茶话会、集体结婚、旅行结婚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1937~1982中国婚姻习俗变化的主要表现。(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1937年后婚姻习俗变化的历史因素。( 5分)
参考答案:(1)父母包办婚姻逐渐减少,(1分)婚姻自主性逐渐增强;(1分)
封建习俗如拜天地形式逐渐减少乃至消失(1分),习俗逐渐现代、文明(1分,);
1977年后,婚宴成为婚礼习俗的重要形式(1分).
(此题如学生答其他具体的变化表现,如“拜天地形式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等之类,没有概括归纳,则每点只赋1分,本题总得分最多赋6分)
(2)政治制度的变迁;西方文明的影响;教育的发展;先进思想的传播;经济的发展等(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1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1)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一,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6分)
材料二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三?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材料四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 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7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6分,每点2分)
(2)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2分,写出一点即可)
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2分,写出一点即可)
思想特点: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性继承。(3分)
本题解析: 第(1)问,考查史料阅读,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一家雍睦(和睦)”、“同宗相处”、“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等归纳儒家伦理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分析归纳的能力,材料一主要从思想方面强调了社会教化可以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材料二主要从社会秩序与道德的方面强调了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第(3)问,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抓住题干中要求,从君主政治和经济发展观两个方面归纳即可,也就是将黄宗羲的观点分类归纳;而思想特点的归纳从黄宗羲的思想内容可归纳出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性继承。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为《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情况表》,以下各项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年份
| 茶(磅)
| 丝(包)
|
1843
| 17727750
| 1787
|
1849
| 82980500
| 16298
|
1854
| 109369000
| 54233
|
1858
| 103564400
| 85970
|
①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②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③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思想中的“礼”是指
A.礼貌
B.西周的等级名分制
C.法律
D.礼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作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面对着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他主张恢复到周初在周礼维护下的贵贱有序的状态,进而提出“克已复礼”的主张,这是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故此处的礼指周代的等级名分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中的“无产阶级”“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革命委员会”等,可以判断是文革时期的教科书,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