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应当比喻的是
A.深圳
B.浦东
C.海南
D.珠三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时间要求是20 世纪90 年代, 而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符合题意的应该是上海的浦东。故选B。ACD项都是在中国的南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对外开放
点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步建成了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到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90年代开放浦东,新世纪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深化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
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统一了度量衡
D.统一了法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CD是秦朝的改革措施B不是最重要的A是从整体历史发展进程上看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和趋势,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牢固的血缘关系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C.浓厚的专制色彩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朝建立了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存在着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来看,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地发展,故选D。A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否定了血缘关系在政治中的主导地位;B项说法错误,不是这一制度的特点;C项正确,但是不是最主要的特点。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的加强有效地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不包括
A.巩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D.根除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土地的发展,特别是“民得卖买”形成了土地兼并的现象,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两党制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准确描述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英国的工业化即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而与此相适应的是君主立宪制,而君主立宪制主要是由《权利法案》确立的。故正确答案是C。A项明显错误,君主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说法错误,两党制是在19世纪确立的;D项错误,议会选举改革是在1832年。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在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英国的民主政体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英国的议会改革的相关情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