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了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人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
[?]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7年3月2S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④周恩来讲话的意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 ]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学习时报》载:客观地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1)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以上材料中的哪个时代?列举下列方面的史实论证材料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1980年,魏桥油棉厂(今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还是一个职工不过百人、资产不过百万元的小油棉加工厂。1981年,在没有上级“红头文件”的情况下,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当年创利税93万元。1985年,他们抓住国家对棉花市场统死、对油料市场放开的有利时机,搞起了油料加工,当年实现利税200多万元。1991年,冲破“一大二公三纯”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在全市率先成立合资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使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2)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棉走向成功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图1 “毛主席万岁”

图2“小平您好”

图3“胡哥加油”
(3)对图1的称呼你是如何理解的?三幅图片中对领袖的不同称呼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时代:革命立国时代。史实: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文化政策:提出“双百”方针(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勇于创新,抓住机遇,所有制结构改革(制度改革);全球化(引进来走出去)。
(3)图1“毛主席万岁”表达了广大翻身做了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伟大领袖的盲目崇拜。民主平等观念的发展、言论自由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
[? ]
A.民主集中制
B.三权分立制
C.党委负责制
D.党政分开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2年3月4日,广东汕尾乌坎村重新选举第五届村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林祖銮当选村委主任。乌坎村委会民主选举的事例是
[? ]
A.我国基层民主不断发展的成功范例
B.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C.21 世纪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成就
D.新时期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结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