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
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正统地位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孟子提出来的,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因此B表述不准确,正确答案为B。春秋时期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A表述准确。西汉的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故C表述正确。宋代朱熹发展二程创立的理学,是儒学的集大成者,D表述准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闪耀着一个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下图中哪
个是当今世界最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徽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今世界最大区域经济集团”要明确是最大,不是程度最高,所以应该是APEC,而不是欧盟。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
A.发现了相对论
B.改良蒸汽机
C.研制电子计算机
D.发明电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科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材料中“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说明的是蒸汽机的历史作用,它曾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最大的影响,应该说是社会经济了,使原来的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该题的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起源
B.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对应的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文化特征成为中国此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这符合材料中“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的说法,答案选B项,A项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智者学派的主张,C D两项分别出现在汉代和唐代,与春秋战国这一时间段相违背。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的根源和思想文化现象的推动。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或原因;②“百家争鸣”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文艺的“双百方针”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