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
A.开辟一条合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B.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问题
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D.科学判断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 。”这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应回答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英文的含义是“谁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名言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即寻况,答案选D,A B 两项项没有此主张,C孟子主张 “君舟民水”和“民贵君轻”。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位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中有“礼论”一篇,说明“礼”的起源是因为人各有所欲求,故彼此争夺,结果发生乱事,于是统治者才制定“礼义”,以确立每个人应遵行的分际。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A.荀子
B.老子
C.孔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材料中“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明除了美苏争霸之外,还有第三世界国家印度的兴起,说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汉铁路
D.京张铁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