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2、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五城市结婚年代与结合途径分类表

资料来源:刘英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第4页。
材料二?南京四福巷已婚妇女结婚年代与婚礼形式分类表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刘英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第60页。
注:①表中文明结婚为按南京国民政府民法规定的基本程式而实行的婚礼。
②其他形式中包括茶话会、集体结婚、旅行结婚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1937~1982中国婚姻习俗变化的主要表现。(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1937年后婚姻习俗变化的历史因素。( 5分)
3、判断题 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此封面画所含历史背景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
B.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
C.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
D.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
4、判断题 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
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
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5、判断题 下列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古代政治制度始终没有完全摆脱血缘宗法的影响
B.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开始解体于秦朝
C.封建中央集权的核心内容是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D.元朝、清朝时期,中央集权相对减弱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