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能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其背景是:①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②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③中国支持印度支那地区开展抗法斗争④中国支持越南人民进行抗美斗争? (?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新中国能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④发生在1954年以后,时间不符。A、C、D选项都包涵了④,故正确的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
| 推论
| 推理依据
|
1.有人说:中国历史“两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
| 1. 上海只有100年历史。
| 1. 1843年开埠至1949年上海解放,差不多一百年。
|
2.上海竹枝词云:“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 2. 上海竹枝词不可信。
| 2.上海镇设于1267年,1291年正式设县,其间不足30年。
|
3. 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根据修改后的《上海土地章程》宣告Municipal Council正式产生。
| 3. 促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 3. 工部局的建立及其后各种下属机关的设置,最终导致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独立。
|
4. 1909年由上海绅商组织的总工程局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为华界的地方自治总机关。
| 4. 从此晚清华界由上海绅商为领袖的地方自治政府直接管理。
| 4. 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
问题:(13分)
(1)?以上错误的推论是哪些?(写出编号,以逗号隔开) (3分)
(2)?参看“推理依据”,依次概述你判其推论错误的理由。(3分)
(3)?根据文明形态论,材料二中竹枝词描绘的场景发生在哪一种文明社会?(2分)
(4)?纵观上海百年近代史,从一至两个方面叙述你对上海的印象。(5分)
参考答案:(1)1,2,4(各1分)
(2)根据考古发现,上海历史应有6000年;一百年是指近代上海的历史;“一百年看上海”是指上海近代百年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缩影。(写出任意一点即得1分)
不能因这一首竹枝词中不确切的信息,就判定所有的上海竹枝词不可信;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竹枝词,对时间等信息的描述不如史学那般准确,应可理解。(写出任意一点即得1分)
“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是晚清政府授权建立的地方自治总机关,但不是地方政府;它在清政府的监督下运作,且权利受到相当限制。(写出任意一点即得1分)
(3)农耕文明/ (2分)
(4)概括印象1分;相应的具体史实3分;文字组织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现代生理学的起点是?
A.细胞学说的确立
B.微生物学说基础的奠定
C.制定出植物分类法
D.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成就及其意义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 “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故选A。
点评: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大致起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同一时期的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反映的是1912至1920年的中国民族企业年增长率,该统计图所能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民族企业进入了短暂的黄金时期?
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中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中国民族企业从此走出了困境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