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时,辰时相当于现在二十四小时记时的
A.01:00时 ~ 03时
B.03:00时 ~ 05时
C.05:00时 ~ 07时
D.07:00时 ~ 09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史学常识。十二地支对应今天的时间如下。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 03时至05时; 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 21时至23时。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今法司核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今作何法,得使平允?”……太宗又曰:“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曰:“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大堕。然比之尽美尽善,无有不及,固多愧矣。”——《资治通鉴》
夫太宗之于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于二帝三王之事(注:主要是指太宗与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事)矣。然其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者也。后之人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
——(元)戈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的施政理念。(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的自评与戈直的评价有何异同。他们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14分)
参考答案:
(1)用法宽简,慎重对待死刑。治国以人为本,不夺农时。
(2)同:都充分肯定了其功绩;都看到了其不足;都认为其功大过小。异:唐太宗认为自身太过奢华,劳民伤财;戈直认为唐太宗与其兄争夺皇位,有违封建伦理道德。他们的根本出发点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唐太宗的话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法制,一个是务本,抓住这两个方面,即可提炼出他的施政理念。第(2)问,唐太宗自评主要是说自己功大过微,劳民伤财,戈直认为唐太宗虽私德有愧,但“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据此可概括他们观点的异同;根据他们肯定的内容即可得出其根本出发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4分)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概括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4分)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种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局限性(8分)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不同:古希腊政治制度体现民主、开放,而中国则体现着皇权专制、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制度。
原因: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小国寡民,城邦长期自治;先哲的民主思想。中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相对封闭的大陆环境;儒家思想的影响。?
(2)雅典:提供了民主运作方式。中国:提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
(3)中国: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暴政;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创新。
古代希腊:有限的公民参与;最后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民主存在一些弊端。
认识:人类文明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文明;任何政治文明都有其合理性荷局限性。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即可概括出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点。结合所学,从地理环境、经济等角度即可分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
(2)根据所学,古代希腊主要是为后来的政治文明提供了民主运作方式。古代中国为人类的政治文明提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即可分析出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共同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暴政,同时期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有限的公民参与,适合小国寡民的国家状态,最后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发展。关于其认识,可以结合上述材料进行对比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如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C.完全适应我国生产力水平,持续稳定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D.1953-1956年的变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密不可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片反映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三大改造时期,在这期间,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因此ABD三项正确。C项说法绝对化,这种僵化的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农业的改造。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通过改造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方向转变,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A.孔子、孟子、荀子
B.程颢、程颐、朱熹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