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派创立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轮船运输业的垄断局面
B.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
C.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设置无线电报
D.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末中国在上海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8(2009年4月合肥市高三第2次质检)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 这两段话说明?
?
?
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
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
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60年代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美国想改变与中国的关系。尼克松上台后,中美关系正常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封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人口的大量增加
D.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要求是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不属于农耕经济,因此应该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自然经济不再占优势?②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③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2分)交往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墨子·亲士》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二者不同主张的原因。(8分)
材料二
晚清外交机构表
机构名称
| 设立时间
| 机?构?职?能
|
南洋大臣
| 1844年
| 由两广总督兼任,专管中国南部沿海通商口岸交涉、通商、海防等事务。
|
总理衙门
| 1861年
| 清朝中央机构,掌管与外国有关系的一切事务,如签订条约、通商往来、修筑铁路、修造轮船、购买外国机器、架设电线、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等等。
|
北洋大臣
| 1870年
| 由直隶总督兼任,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
|
外务部
| 1901年
| 清朝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门办理与列强的外交。“班列六部之前”。同时,陆续增设了商部、学部、实业部、铁路局、陆军部、海军部等机构来行使原总理衙门的部分职权。
|
(2)阅读材料二,对晚清外交机构的发展演变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阐述影响晚清外交机构变化的历史因素。(10分)
材料三? 194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对强势的地位。1971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也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不再承担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地位的发展演变。(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8分)孟子的人际交往原则是仁爱,墨子的人际交往原则是功利。(2分)客观原因: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旧有的伦理道德遭到破坏,不同的人从不同立场对人际交往提出各自的主张。(2分)主观原因: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坚持人性本善;(2分)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注重客观实际。(2分)
(2)(10分)阶段和理由:第一阶段:1901年以前,有一定的负责外交的机构,但没有专门化。(2分)第二阶段:1901年后,成立专门的外交机构。(2分)
历史因素:列强侵华的需要;(2分)清朝维护统治的需要:(2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
(3)(14分)1944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为美国维护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霸主地位创造了条件。(3分)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际经济出现滞涨,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崩溃,削弱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4分)20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美国采取国家控制与市场相结合等措施,经济恢复并出现繁荣,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优势,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保持了强势地位,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4分)
美元在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经历了确立、削弱到巩固的发展历程,(1分)是美国经济、政治实力发展变化的反映,也是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发展变化的反映。(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大意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大意是说虽有贤明的君主,也不爱无功的臣子;虽有慈父,也不爱无益的儿子。据此指出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点。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以及孟子、墨子的阶级立场,分析形成二者不同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01年以前,清政府先后设置过南洋大臣、北洋大臣、总理衙门,虽有一定的负责外交的机构,但没有专门化。如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总理衙门负责与外国有关的一切事务。1901年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成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列强侵华的需要、清朝维护统治的需要、中国外交发展的需要等角度回答原因。
(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对强势的地位。”可以得出1944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为美国维护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霸主地位创造了条件。“1971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可以得出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际经济出现滞涨,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崩溃,削弱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可以得出20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美国采取国家控制与市场相结合等措施,经济恢复并出现繁荣,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优势,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保持了强势地位,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再加以概括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地位的发展演变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