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世纪末,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两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康有为反动,陈独秀进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时应紧密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将孔子奉为变革先师是为了减轻变法的阻碍;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从思想上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国家法令的形式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新中国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这是南京临时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法令措施。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①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②从西汉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正统思想
③宋代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已由唯物走向唯心
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的封建思想。A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项“尊孔复古”逆流泛滥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C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故此题选D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就此题而言设置较为简单,只要读懂题干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A.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B.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C.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大权
D.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主”就是代表和体现民意,由人民采用选举的方式产生总统和议员是民主的集中体现。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