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极格局解体
C.单极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由题干中时间“1971年”,可以排除A和B,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华约的建立,解体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单极格局是指某一个大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国独霸的局面,很明显材料不是说的单极格局。材料反映了美国受到其它力量的冲击,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 占工厂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1937
| 16%
| 4.4%
| 7.3%
|
1942
| 58%
| 78%
| 49%
|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
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37、1942年”,这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批民族工业内迁西南西北地区,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③不正确,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此选A.
点评:数字表格类选择题试题题干主要是通过表格呈现,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根据问题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2.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3.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4.细审题、扣问答:仔细阅读问题,据问题而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父偃)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1)?材料一中的“上”指那位皇帝?“上”为什么实行“推恩”?(2分)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2)?依据材料二归纳行省的主要特点,分析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5分)
材料三?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3)“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分)新中国最早和最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两个?(2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各个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体现出的共同特点。(1分)
参考答案:(1)汉武帝;(1分)分割王国封地,使其变小,无实力对抗中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1分)
(2)特点:行省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权力受中央节制;权力较大;行省聚集境内财富供中央需要。(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3)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分)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分)
意义: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任意1点即得分,言之有理即可。)
(4)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中国历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主要方法就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西欧有人将一体化进程形象地比喻为顶风骑自行车爬坡,越往上越吃力,必须奋力向前,稍一松弛便会倒下。下列不属于“顶风”的是
A.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
B.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差异
C.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激化
D.民族国家利己主义意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顶风”的准确理解,即欧洲一体化的阻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经济的差异,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激化,还有民族国家的利己主义意识等的存在,阻碍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而西欧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B的说是欧洲一体化的阻力不准确,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