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端,势将决裂者,应将此事提交仲裁……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宪章》第一章第1条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宗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国际联盟没能制止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反对战争,制止侵略。
(2)国际联盟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制止侵略的可能性;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
(3)和平、合作、发展、稳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协约国将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为复兴德国政策的转折点是
[? ]
A、鲁尔危机
B、道威斯计划实施
C、洛迦诺公约
D、希特勒上台执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世界秩序
本世纪的世界秩序有两个巨大的试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者都是悲剧性的失败。在一次敦促美国国会加入国联的演讲中,伍德罗·威尔逊宣称:“这是对和平的切实保障。这是由诺言构成的对付侵略的切实的保障。”国联成立后不到20年,这个世界就陷入破坏力最大的战争。 富兰克林·罗斯福对联合国的态度有过这而无不及。他指出:“我们这次无论如何不能丧失建立一个国际秩序的希望。他将能维护和平并在各国之间实现持久和更为完美的公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联合国船里以来,先后又有大大小小120次战争爆发。在这些战争中殒命者达到1800万人,超过第一次时间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
——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
1、请简介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尼克松对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评价是怎样的?如此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略”。
(2)“略”。
(3)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为代表的大国支撑起了二战后的新格局。在吸取了一战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缺失,以美国提案为依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构建起“黄金-美元”本位制的货币体系,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在政治上,主张不同性质国家相互合作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稳定了二战后的世界秩序。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雅尔塔体系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存在大国意识的色彩,这使得二战后的世界秩序不乏不稳定因素。从1945年到1990年,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经历了美苏冷战。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较量,使得内部区域集团化。在经济上,美国为使西欧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为应对美国的一系列动作,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莫洛托夫计划;1955年,为对抗北约,苏联同东欧各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在两极格局下,日本经济迅速复苏,至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并在外交上获得更大的独立,力主多边外交。西欧各国在两极格局下,寻求崛起。1950年法德和解,随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取得高度统一“欧共体”。1991年,欧洲为推进政治一体化,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 1956年,中苏决裂,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中国转而开拓更大的外交空间,推动政治多极化发展。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尽管在联合国下,世界局部战争仍然不断。但是二战后世界总体稳定,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的爆发,且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发展,形成了一超多强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国际贸易组织最终没有成立的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具备国际贸易组织的职能
B.《国际贸易组织宪章》没有经过联合国会议通过
C.美国占领世界市场的企图遭到苏联等国的坚决反对
D.欧美一些主要贸易国不赞同《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的规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关于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的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
[? ]
A.和平方式
B.武力方式
C.经济封锁
D.外交孤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