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

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
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
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图一表现的是铁犁牛耕技术,这体现了大河文明;图二表现的是游牧生活,这体现的是草原文明;图三表现的是海洋贸易,这体现的是海洋文明。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问题提出来的?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建议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提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进行了全面阐述,可见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一国两制”理论的内涵:所谓“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A项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B项符合题意;C项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的法治和集权思想主张,不符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项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各阶段的发展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甲午战争后发展情况比较好
B.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C.国民政府成立初发展比较顺利
D.抗日战争胜利后明显好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抗战胜利后由于官僚资本的压制,民族工业发展进入到衰落时期而不是好转。故选D。A项正确,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B项正确,一战期间是黄金时期;C项正确,民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经济发展较快。因此ABC均符合史实。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东西方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
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之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号也,为人主也。……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
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
的尺度
”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
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王子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英国当代生态学家爱德华·戈德史密斯把人类对大自然功利性的宰割称之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由于这场战争,“大自然在崩溃、在衰亡,其速度之快以至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自然界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是什么?董仲舒在当时提出这些思想的目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三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请简述这种观点在西欧思想解放和科技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3)联系材料四,在人与自然的问题上,你更赞同东西方的哪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2分)(1)思想: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目的: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结果:被汉武帝赏识,取得独尊地位。(4分)
(2)关系:人是万物的主宰。促进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激发人们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改造自然的信心。(4分)
(3)更赞同东方天人合一的观点。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西方人长期把自然看作是为人类服务的东西,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东西方古代思想史并结合了时代热点。本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