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军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分)
(2)有人认为“秦能迅速吞并六国,全赖商鞅的军事改革”,你同意这一观点吗?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据材料三,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4分)
2、判断题 之所以说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主要因为它
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3、判断题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齐
4、判断题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发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又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有关法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后,农民地位的变化。(2分)法令对俄国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1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为什么重视解决“三农”问题?(2分)
5、判断题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