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2、判断题 材料一: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
——《论语?里仁》
材料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材料三:“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在治国思想上,孔子的“礼”和柏拉图的“正义”相同内涵是
[? ]
A.不同等级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B.让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治理国家
C.具有智慧的人出任统治者?
D.恢复古代的等级秩序
4、判断题 出身布衣、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很难穷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 ]
A.“仁礼”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
C.“忠恕”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
D.“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采用
5、判断题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