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家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柏拉图全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孔子的思想?
?
(2)阅读材料二,分析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原因是什么?
?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主张与孔子的内圣外王的理论有何异同之处??
?
参考答案:(1 )仁的思想,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以仁作为理想社会秩序的社会基础,以德与礼来治理国家,反对实行严刑峻法。
(2 )柏拉图认为,只有统治者具有智慧美德,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才能使国家实现正义与安宁。而哲学家拥有各方面知识,最具有智慧,懂得正义和善,所以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
(3 )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有序,设计出理想君主的标准;两者的理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历史进程中都没有完整地实现过。不同点:理想君主标准的侧重点不同,柏拉图以知识层面考虑,强调理性,统治者具有智慧,会治理国家;孔子则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恪守伦理,遵循孝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有教无类”③“性本善”④“以德为政”
[? ]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⑧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