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答案: (1)政治:仿照唐朝建立官制;经济文化:接受先进生产技术,内地医药书籍等。 吐蕃统治者主动吸收先进文化;唐朝比较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 (2)确立西方资本主义对亚洲的统治;有些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近代生产方式征服了亚洲,改变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的传播,并成为先进人士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异:郑观应主张议院限制君权滥用;清政府认为议院受君主制约。同: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 (4) 学习对象 学习内容 主要实践 自我完善 苏联 ? 实行计划经济 (—五计划) 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 西方 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文明的相互融合,涉及中国古代的中原文明和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的相互融合,也涉及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及亚洲的影响,还涉及到了中国向西方及苏联等国借鉴的曲折历程。考查分析比较、填表阐释等学科综合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共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 B.改善人民的生活 C.实现小康社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姓“资”姓“社”的标准、判断是非的的“三个有利于”等问题,并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年10月十四大,明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 (1)所有制形式不同:前者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后者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2)生产目的不同:前者是实现共同富裕;后者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 (3)影响不同:前者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后者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易引起经济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5年一家跨国公司决定考察我国辽宁省的某一城市,并在当地投资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考察的城市最应该的是 A.大连 B.秦皇岛 C.沈阳 D.烟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 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求是》2010年第24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影响: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 (2)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原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原因:①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古至今,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从汉朝到明朝为半开放时期;从清朝前期到清朝后期为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主动开放时期。 请回答: (1)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2)中国古代由基本开放到闭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概括指出清朝的国门是怎样被西方列强逐步打开的?对此,闭关锁国政策应该负怎样的历史责任? (4)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清朝时期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5)你对现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1)主要特点:当时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西方侵略者开始侵略中国。 (3)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被迫开放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等地的口岸。中法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甲午战争的失败,帝国主义列强更觉清政府软弱可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使清政府闭目塞听,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毫无应对策略;闭关政策妨碍了中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4)①?目的不同:现阶段的开放是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清朝则是为了满足侵略者的要求,以求维护自身的腐朽统治。②国家地位不同:现阶段的开放是在国家独立、主权完整的前提下;而清政府则丧失了独立和主权。③作用不同:现阶段的开放发展了经济,提高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清朝的开放则加深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④方式不同:现阶段的开放是与外国平等协商有关开放事宜,而清朝则多是城下之盟。 (5)当前各国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要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吸取以往的教训,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本题解析:此题将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综合性考查。第(1)问重在概括特点;第(2)问重在分析闭关的原因;第(3)问重在分析中国大门在近代被打开的步骤和锁国政策的危害;第(4)问重在比较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不同;第(5)问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认识能力。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应逐问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