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三大改造
D.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审题时注意“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状况,必须先恢复经济才能进行A、C、D三项的工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汉代至明清,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的发展,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始终是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不符合儒家思想的特点,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人的名、字、号是有区别的,下列选项中,“名、字、号”不正确的是
A.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B.李白,字太白,号易安居士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D.曹霑,字梦阮,号雪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代中国只有天子才能举行郊祭(祭天),诸侯只能祭其封国境内的名山大川,然而鲁国从僖公开始也举行郊祭,而季氏也举行旅祭(祭泰山)。对此类现象,孔子评论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据此可知,孔子 (? )
A.主张维护礼乐制度
B.哀叹分封制度的瓦解
C.对宗法制强烈不满
D.对社会现象表示容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2年出版的由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三人编写的《世界史》一书开篇以“白种人的负担”为题,认为自15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就一点一点地把他们的文明传播到全世界。欧洲人“要引导千百万的陌生人走上欧洲文明和进步的道路
,是一个负担,而且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下面相关评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文明史观”带有种族优劣论色彩
B.这是典型的欧洲中心论
C.近代“欧洲优势”是有史实支持的
D.这是典型的个人英雄史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