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录《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法令条文中两种农民在权利规定方面的不同。(4分)
(3)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说明理由。(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平稳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2分)
2、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
(1)“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发生的根本原因。(2分)
(3)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但它却无法使俄国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结合这一事件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5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
——吴清修、王玲《俄国废除农奴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材料三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材料四 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元)

——安格斯·麦迪森(英)《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五 沙皇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
——杨甘霖《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三,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处境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 二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举行交响音乐会)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 (2分)
(4)中国的改革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请指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3分)
5、判断题 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时间
| 企业数
| 工人数(人)
| 产值(千卢布)
|
1860年
| 99
| 11600
| 7954
|
1879年
| 187
| 42000
| 51937
|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