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几位同学在讨论「汉唐时期关中地区的重要性」这个主题,发言热烈。那几位同学的发言较适当??
①甲生:我刚去过西安,感觉有些荒凉,关中的重要性可能是后世史家夸大其词的说法
②乙生:秦、汉、周、隋、唐等朝都以关中为根据地,足以证明汉唐时期关中的重要性
③丙生:关中虽然拥有强大武力,但地贫人稀,所以汉唐时期,关中必须不断向外征服
④丁生:汉、唐时期,关中的经济仍然兴盛,为汉、唐奠立了统一盛世的重要经济基础
⑤戊生:安史之乱以后,关中地区的经济已经逐渐衰退,到了宋代以后,地位急速下降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西安即唐之长安,是唐的首都,关中仍是重要的;③关中是膏腴之区,非地贫人稀;⑤安史之乱有攻陷长安,致关中地区经济渐衰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请以具体史实谈谈19世纪俄国的历史发展是如何证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的。并以19世纪中晚期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例,说明“任何国家要想发展,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非常有力的政府和安定的环境”。结合21世纪中国政府的转型,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1)19世纪中期俄国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社会经济十分落后。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德国在19世纪中期由于四分五裂、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工业革命进展缓慢。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俾斯麦继续推行“铁血政策”,稳定刚刚统一的国内秩序。19世纪晚期,工业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二位,成为新崛起的工业强国。(3)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此题以“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中心组织设问,旨在考查考生分析、对比、论证等综合能力。回答第一问时,要从“制度创新”的角度选取答案。回答第二问时,要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论证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应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大形势并联系具体事例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联合国接纳中国人的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进退两难
B.“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美国希望“双代表”制能实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9年,茹志娟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人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
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
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
D.文艺战线出现勃勃生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可知A正确;BD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C表述绝对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谈论中国近代的习俗现象时说:“……国中过年景象,有官派与民俗之分,一岁过两年,相沿成习。”为近代中国带来这一习俗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文化的侵略
B.维新思想的传播
C.民国政府的社会革新
D.民主革命的胜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正式采用西方历法,元旦为新年,但中国传统的春节在老百姓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出现一岁过两年,相沿成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