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世界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的是①欧洲联盟成立②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③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成员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5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两格格局存在于1955年-----1991年。第①项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这一说法不符合两极格局前提。第②项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大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第十次会议在1992年举行,这一说法也不符合两极格局前提,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自1970年后每三年举行一次。第③项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成员;第④项,80年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③④项发生在两极格局时期,本题选D项。
点评:本题考查事件时间掌握和事件的理解,本题难点是学生对③④史实了解少。多级化趋势还可以考查其发展表现和对世界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说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脉相承的,造成这种内在一致性的根本原因是?( ?)
A.提出了民主的要求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内在一致性”是指三次运动都有兴民权、倡民主的主张,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本原因要从经济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①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②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④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可知,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冲击,①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从未决定退出联合国;②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④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说法是正确的。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一名学生在学完建国后的历史叹息道:“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何必50年代对农业进行改造?真是多此一举。”对这一观点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他把土地改革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混为一谈
B.他没有看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伟大意义。
C.他没有认识到分散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实行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70年代分田到户与50年代农业改造的实质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50年代农业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发生转变,确立了公有制,而70年代的分田到户坚持的是土地的公有制不变,所以二者的实质不同,D错误,AB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有(?)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②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③使世界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④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用直选法。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