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是?
[? ]
A.茶和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B.生产茶、丝者获利甚丰
C.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2、判断题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 ]
A.受自然经济阻碍而发展缓慢
B.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民族工业向外向型经济发展
D.对外贸易由出超逐步转变为入超
3、判断题 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对历史、现实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状况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决定在十三行行商中就地筹措战争赔款。……各商行被迫摊派的款项总计达300万银元,令不少行商破产。条约规定,广州行商不得垄断贸易,最终为十三行的特权画上了句号。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具有150年历史的商馆毁于炮火,十三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帝国商行》整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十三行衰落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广州十三行对当时的中外贸易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据时人(1864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蓰:五倍)……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松、太布市,削减大半”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时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英镑左右徘徊,l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C、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英国输华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头几年成倍增长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5、判断题 下图漫画主要反映了

[?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C、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人民革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